印度政府當時緊急接受了來自蘇聯的13個陸軍師、2個空軍師的全套武器制式援助。作為當時的華盛頓軍方,同時,為了進一步擴展美國在中亞戰略位置上的'主導'地位,由于朝鮮戰爭帶來的尷尬結果,急需要在軍事領域方面取得一次對華戰爭的勝利;
同時,為了進一步擴展美國在中亞戰略位置上的'主導'地位。因此在蘇聯援助第3天,由英美等北約成員國組成'亞洲軍事發展態勢委員會'。決定對印度援助18個步兵旅的全部美式裝備。其中一些裝備是來自英國2戰期間剩余軍事物資。
由于美蘇聯合支持,并且蘇聯軍事顧問專家親自進行整訓印度武裝部隊。這些使得當時的印度首腦尼赫魯,產生了'超級亞洲人'的可怕思想(1965年正值我國多事之秋,國內經濟尚未擺掉大躍進和3年自然災難的陰影。
持續了3年的西藏農奴主叛亂剛剛平息,4月新疆又發生了邊境暴亂。此時中蘇關系實際上已經破裂,中美由于在臺灣和越南問題而繼續嚴重對立。),因此,他在當年撕毀了與中國簽署的'和平邊境互不侵犯條約'。以3個'王牌'主力旅為先遣,越過
'麥克馬洪線',在西藏、青海地區對中國實施武裝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