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問題日漸復雜,甚至連傳統的區域外大國也被卷入——昨天,英國金融時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7月下旬,一艘訪越返航的印度海軍兩棲攻擊艦“艾拉瓦特”號(INS
Airavat)與中國船只一度在南海對峙。報道稱,中國軍艦要求印度軍艦表明身份,并解釋在該處水域出現的原因。報道隨即被多家國際媒體熱議轉載。這一事件也被定義為中印海軍在南海“首次被報道”的相遇,也是“突顯中國海軍自信”的最新事件。
[
轉自鐵血社區
不過,印度外交部昨天針對上述報道發表聲明,否認存在“對峙”。聲明承認“艾拉瓦特”號曾在返航途中收到自稱是中國海軍的消息,但稱印方當時并未看到任何船只和飛機,也未改變航向,而是繼續向前行駛,“雙方并沒有發生任何對峙”。中國尚未就此事做出回應。
印度外交部的表態無疑是有意淡化影響。但中印關系學者表示,中印海軍缺乏必要溝通和交流,加強合作才是符合兩國利益的做法。中印還存在邊界糾紛。中國和印度正籌備第15次邊界問題會晤,可能將于10月底或11月初舉行。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中印軍艦“遭遇戰”報道中,外國媒體還加入了中越南海爭議的背景,稱越南防務官員也對事件“不滿”,并以“微妙”來形容越南與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博弈。去年以來,中國與東南亞多國的南海爭議升級;與此同時,中國發展海軍軍力的努力也飽受非議,上周,美國國防部在其年度中國軍力報告中特別提出需重視中國海軍“擴張”,稱中國海軍正通過打造新的平臺擴展行動能力,以此解決中國東海與南海,乃至印度洋上可能出現的問題。
中國軍艦出聲警告
金融時報的報道引述5名消息人士的話稱,一艘中國軍艦7月下旬曾與剛結束訪問、駛離越南水域的印度海軍兩棲攻擊艦“艾拉瓦特”號正面相遇,中國軍艦要求攻擊艦表明身份,并解釋在該處水域出現的原因。報道稱,中國展示海上實力(尤其是在印度洋)的行動,已引起新德里方面的國家安全憂慮。印度已就上述事件向中國提出交涉。
印度外交部發言人普拉卡什昨天就上述報道出面澄清,否認“艾拉瓦特”號與中國軍艦發生對峙。“‘艾拉瓦特’號于2011年7月19日-28日對越南進行了訪問。7月22日,‘艾拉瓦特’號從越南芽莊駛往海防市,并在那稍作停留。在返航途中,距離越南海岸45海里的南海上時,‘艾拉瓦特’號通過公共無線電頻道收到了自稱為中國海軍的消息。對方廣播告知,‘艾拉瓦特’號已進入中國海域。但因當時‘艾拉瓦特’號并未看到任何船只和飛機,于是,按照原計劃繼續向前行駛。雙方并沒有發生任何對峙。”普拉卡什說。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盡管印度方面調低沖突性,但無法否認中印海軍缺乏互動的現狀。
“中印海軍在印度洋活動的現狀就是基本沒有互動。”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南亞中心主任趙干城對東方早報表示,“但事實上,中方曾多次提出參加由印度組織舉辦的印度洋海軍論壇,展示溝通意圖,但都被印方拒絕。目前造成的缺乏交流和溝通的局面,責任在印方。隨著中國在印度洋的利益逐漸提高,印度洋上的國際水道航運安全將是中國提供的一個公共產品。過去這個公共產品是由發達國家,如美國等來保護的,而隨著中國派出軍艦前往亞丁灣護航。中國海軍在印度洋上體現存在性是有必要的。各國之間在海事領域應該加強溝通和交流。”
印度尼赫魯大學教授謝剛(Srikanth
Condapalli)也認為,出于兩國國家利益考慮,中印應該建設良好的合作關系。
但印度對中國在印度洋的活動基本持“防范”態度。近日,印度媒體還熱炒一艘“偽裝成拖網漁輪的中國間諜船”潛伏印度洋的消息。報道稱,印度在數月前發現的這艘所謂中國“間諜船”可能在繪制印度洋海圖,偵測洋流數據等參數,以便中國核潛艇和航母在印度洋上行動。對此,趙干城稱為“無稽之談”,“印度洋是公海,中國的船只甚至都未觸及印度領海200海里專屬經濟區,更不用談進入印度領海了,中國船只在公海的活動完全是無可指責的正常的航行活動,所以無所謂偽裝不偽裝。”
越南和印度找共通利益
此次事件中,與印度軍事關系日益密切,同時又與中國存在主權爭議的越南的態度也引發關注。金融時報的報道稱,越南對這次事件感到不快,越南相信,這是北京方面的“蓄意挑釁之舉”。報道援引部分越南外交官的話稱,此次中印海軍對抗的言下之意是,中國認為自己有資格在南海行使警察角色。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印度媒體近日聲稱,印度海軍正在積極準備“常駐南海”,以保持其軍事力量在這一地區的長期存在。印度近來已將發展軍事關系的重點從新加坡轉向越南。新加坡海事安全網站日前刊文稱,如果印度希望從區域國家成長為大國,就要反制中國在印度周邊國家建立基地的“珍珠鏈”戰略。該文章還指出,印度可以聯合東南亞國家制約中國。
“越南在南海問題上正在尋求印度的支持。”謝剛說。趙干城指出,印度也在尋求越南在牽制中國上的“合作”,但他認為,“我們不必對此過分緊張,中國軍事實力的上升客觀上是對鄰國造成一定的影響。”
自今年5月河內方面聲稱中國海監船破壞越南石油勘測船以來,中國和越南一直在試圖修補關系。越南國防部副部長阮志詠本周一剛剛結束對北京的訪問。在這次令人矚目的訪問期間,他會晤了中國國防部長梁光烈上將。雙方同意加強軍事合作,并開通一條軍事熱線。
6月份,越南首都河內街頭史無前例地爆發了一連串反華示威,越南政府直到最近才壓制了這些示威活動。一名亞洲外交官表示,“越南不得不找到微妙的平衡:既提出自己在領土問題上的關切,又不把中國推得太遠”。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昨天稱,國務委員戴秉國將于9月5日至9日訪問越南,并與越南副總理阮善仁共同主持中越雙邊合作指導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會議期間,戴秉國委員還將會見越南新任領導人。雙方將全面梳理第四次會議以來中越關系的發展,就推進下階段各領域合作的總體思路和具體措施交換意見.
美國的軍艦再一次進入金蘭灣,而且一艘先進的軍艦也將永遠的部署在金蘭灣,成為越南的主力戰艦。這艘美國戰艦,成為了越戰之后,美越睡到一個炕頭的又一個鐵證。
而且隨著美俄爭相向越南傾斜武器,南海周邊正在經歷著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武器集結。而且隨著南海局勢的發展,我們還會看到更多的武器將大量的在南海周邊國家成為主力武器;而這些武器最終都會對準中國。
8月17日,美國國防部發布的照片,顯示越南胡志明市人民委員會辦公室主任Vo
Van Luan登上美國“喬治-華盛頓”號核動力航母。8月13日,在越南南部沿海,由軍方人士和政府官員組成的越南代表團受邀登艦,參觀了美國軍艦“喬治·華盛頓”號核動力航母。這是越戰結束36年來,美國航母第二次訪問越南。
越南軍政官員及記者在“華盛頓”號甲板上觀看戰斗機起降。
就在美俄大量的開始武裝南海周邊國家的時候,美國突然之間爆出了將解禁越南的毀滅性武器的禁令。這一次,更是為南海問題擴大化和嚴重化,推波助瀾了!
在美國躲躲閃閃的言辭之間,對于什么是毀滅性的武器,產生了多種猜測:這種毀滅性武器,到底是不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呢?說白了,美國是不是會用核武器武裝越南呢?下面我們就這個問題做一下簡單的分析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