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8月24日報道,美國國防部24日發布《中國2011年軍事與安全發展報告》稱,中國到2020年有望建成現代化軍隊。高度的不信任使中印雙邊關系繼續處于緊張狀態。然而,如此快速的軍事建設可能導致亞太地區不穩定。中國正在部署一系列常規彈道導彈、現代化的飛機隨后,文章引述該報告對中國軍事各方面的建設做出了簡要介紹。
文章稱,在一年一度向國會提交有關中國的軍事評估報告中,五角大樓詳述了對中國軍力增長的擔憂,其中還包括對中國大陸對臺軍事優勢加強的擔憂。報告還提到2010年發生的網絡攻擊,其中包括對美國政府計算機進行的攻擊;并宣稱,這些攻擊似乎來自中國。
以下是報告中的一些詳細內容:
報告稱,中國大陸和臺灣的軍事平衡繼續朝著有利于大陸的方向轉變;臺灣相對較少的軍事支出未能跟上大陸大力發展軍事的步伐。盡管自2008年馬英九上臺后,兩岸緊張關系大為緩和,但臺海發生軍事沖突(包括美國軍事干預)的可能性依然存在;這仍然是解放軍長期關注的緊迫任務。到2010年10月,解放軍針對臺灣部署了1000到2000枚短程彈道導彈。
到2020年,解放軍可能逐步增加自己的對臺軍事手段;其中包括:震懾、阻滯或阻止第三方干預(即指美國可能卷入沖突)。
導彈能力
1、解放軍正在獲得大量高命中精度的巡航導彈,其中許多射程超過115英里。
2、中國正在發展反艦彈道導彈東風-21D,其射程超過930英里,并且裝備了機動彈頭。
3、中國可能正在研發一種新型公路機動發射洲際彈道導彈。
4、中國正在推進JL-2潛射彈道導彈的發展,其射程可能為4600英里;且服役時間一拖再拖。五角大樓預測,該導彈2010年具備了初始作戰能力。
航母
中國首艘航母本月進行了首次海試;但五角大樓認為,考慮到其艦載機飛行員的訓練水平,中國還需要幾年時間來形成最低水平的航母作戰能力。
該報告承認,中國可能在2011年開始建造國產航母;而這些航母將在2015年后形成作戰能力。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在未來十年內,中國可能建造多艘航母和護衛艦艇。
隱形戰機
報告指出,中國隱形戰機殲-20于1月份的首飛體現了中國制造先進戰機的雄心;中國將在新型戰機上使用隱形技術、先進航空電子和超音速巡航發動機戰機。
美國國防部認為,殲-20在2018年之前難以形成有效的作戰能力。報告稱,殲-20最終將為解放軍空軍提供一個能夠在復雜空防環境下進行遠程精確打擊的平臺。
地區反應
中國在亞洲和全球經濟、外交和軍事活動和影響的快速增長引發了許多國家對其目的的擔憂,因為它們可能受到來自中國的威脅。
、無人機及陸基和空射對地巡航導彈、特種作戰部隊和網絡戰能力,這些都使本地區處于危險之中。
領土糾紛
中國一直宣傳對整個南中國海擁有主權,并與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文萊發生領土糾紛。在東海,中國宣稱對釣魚島擁有主權;這是一個長期的爭端,并在2010年引發了兩國關系的高度緊張和對立
全球實力
五角大樓報告稱,2020年之前,中國不可能具備在遠離本土的地方投送和維持大規模軍隊,進行高強度作戰的能力。而許多跡象都表明,到2020年,中國將建成現代化的地區軍事力量。
特種作戰
中國在2010年進行了創紀錄的15次空間發射活動,并擴大了其天基情報偵察、通信和氣象活動衛星網絡。
解放軍正在獲得技術改善太空和應對太空的能力;中國軍事戰略家們認為,使用太空和阻止敵人使用太空力量是現代“信息戰”的中心內容。